天冷血壓狂飆真相大破解!原來不只血管縮起來
最近早晚溫差大到像坐雲霄飛車,很多長輩的血壓計數字也跟著上沖下洗。你可能聽過「血管冷到縮起來」會讓血壓升高,但其實還有兩個隱藏版兇手!
兇手1. 陽光不夠害你缺「陽光維他命」
冬天太陽跟躲貓貓一樣難找,皮膚曬不到足夠陽光就造不出維他命D。這可不只是缺鈣問題,台大醫院研究發現,維他命D不足會讓血管變僵硬,就像老舊水管容易爆管!
兇手2. 身體自動開啟「戰鬥模式」
冷風一吹,身體會自動啟動防寒機制,交感神經嗨到像喝了3杯咖啡。這時候腎上腺素狂噴,心跳快得像打鼓,血管當然壓力山大。
兇手3. 冬天養出的壞習慣
麻辣鍋、薑母鴨拼命補,沙發馬鈴薯當好當滿。體重每多1公斤,血管要多扛2mmHg壓力,等於天天背著10公斤米袋在過日子!
3招天然降壓神隊友 比吃藥還舒服
第一招:曬太陽要挑「黃金時段」
中午11點到下午2點的陽光最給力,不用曬到脫皮,每天20分鐘就夠。記得要露出1/3皮膚(像臉+手臂),別隔著玻璃曬根本做白工。怕冷的阿嬤可以在陽台擺躺椅,邊曬邊聽收音機超享受~
第二招:吃對「血管放鬆劑」
-
黃金拍檔:香蕉+優格
香蕉的鉀是鈉的剋星,搭配優格的鈣質,根本降壓無敵星組合。下午茶來一杯,比吃降壓藥還有感! -
隱藏版高鉀菜單
想不到吧?地瓜葉的鉀含量是菠菜的2倍!煮湯時加把吻仔魚,補鈣又提鮮,阿公阿嬤最愛這味~
第三招:運動要挑「血管下班時間」
早上6-9點是血管最緊繃的時段,這時候出門運動根本玩命!建議等下午4-6點血管彈性最好的時候再活動,快走時搭配「吸吸吐」呼吸法(吸2步吐3步),降壓效果直接翻倍。
藥不能亂加!醫師叮嚀關鍵時間點
如果血壓連續3天衝破140/90,先別自己當醫師加藥!記得:
- 每天固定早、晚各量1次
- 紀錄吃了什麼、做了什麼
- 帶著紀錄回診調整
很多時候只是作息亂掉,調回來就不用加藥量。萬一真的要調,醫師會從最小劑量開始,避免血壓降太快頭暈跌倒。
高血壓族必備冬季保命清單
- 床邊放保暖外套(半夜上廁所先披上)
- 隨身攜帶保溫瓶(小口喝溫水比狂灌有效)
- 手機設定用藥提醒(LINE鬧鐘最貼心)
- 玄關擺血壓計(出門前量一下再決定穿幾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