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痛到想換人工關節?先試試這些天然解方
最近門診遇到阿嬤拄著拐杖進來:「醫師啊,我這膝蓋痛到要死,打針吃藥都沒效,真的要換鐵膝蓋嗎?」其實很多關節問題都跟「體內濕氣」有關,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從根本調理!
為什麼濕氣會攻擊關節?
中醫說的「濕邪」就像身體裡的爛泥巴,最愛堆在膝蓋這些活動量大的地方。當濕氣卡住關節時:
- 早上起床會感覺膝蓋緊緊卡卡
- 天氣變冷或下雨前特別容易痛
- 按壓膝蓋周圍會有明顯痠脹感
- 嚴重時連走路都會發出「喀喀」聲
濕氣最愛找這3種人
- 每天喝冰飲的上班族
- 洗完澡不擦乾腳的長輩
- 久坐不動的沙發馬鈴薯
5大黃金穴位這樣按才有效
準備10分鐘+一罐乳液,跟著中醫師這樣做:
① 除濕隊長「陰陵泉」
- 位置:小腿內側凸起的骨頭下方凹陷處
- 按法:用拇指關節垂直深壓,配合畫圈按摩
- 效果:消除膝蓋積水腫脹,改善沉重感
② 肌肉放鬆神器「陽陵泉」
- 位置: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
- 按法:四指包住小腿,用中指關節定點按壓
- 效果:緩解抽筋緊繃,增加關節靈活度
③ 補腎強膝「太溪穴」
- 位置:腳踝內側後方與阿基里斯腱之間
- 按法:用指甲輕掐至微微痠脹
- 效果:強化腎氣,預防骨質流失
(其他穴位詳細圖解與按壓技巧請參照完整內文…)
日常保養3要訣
- 泡腳秘方:生薑+艾草煮水,每天泡15分鐘
- 飲食禁忌:少吃芒果、鳳梨等濕氣重的水果
- 運動原則:坐著抬腿比爬山更護膝
醫師小提醒:關節痛發作時,可以用毛巾包住暖暖包熱敷膝蓋後方,搭配輕柔的穴位按摩,千萬不要硬揉痛點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