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內行人不想說的節稅秘笈!遺產稅申報前必懂的3個隱藏版扣除額

你知道嗎?光是「父母健在」這個條件,就能幫你從遺產總額直接砍掉246萬! 最近國稅局公布最新統計,光是去年就有超過3成民眾因為搞不懂扣除額規定多繳冤枉稅。今天就來揭密連會計師都不見得會主動告訴你的節稅絕招!


▍隱藏版扣除額1:父母在世=自動減稅246萬

這條規定80%民眾不知道!

就算父母沒有繼承權,只要被繼承人過世時雙親還健在,每位長輩都能扣123萬!實務上最常見的情況是:

  • 配偶+子女繼承財產
  • 但被繼承人的父母仍可「隔代扣稅」

真實案例:張先生過世後由老婆和孩子繼承,但張爸爸張媽媽都還活著。這時繼承人除了基本扣除額,還能多扣246萬(父母各123萬)!

必備文件懶人包

  1. 最新戶籍謄本(記載父母生存事實)
  2. 繼承系統表
  3. 特別注意:若父母已拋棄繼承,這條就不能用!

▍隱藏版扣除額2:五年內繼承「免重複課稅」規則

時間計算有玄機!

關鍵在「5年+已繳稅」兩個條件要同時成立:

  • 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的財產
  • 該筆財產當初有繳過遺產稅

超實用情境

  1. 阿公2018年過世→爸爸繼承(有繳稅)
  2. 爸爸2020年過世→兒子繼承
  3. 阿公那筆財產不用再計入爸爸的遺產總額

⚠️ 常見地雷:如果當初沒繳稅(例如免稅額度內),這筆就會被加回來計算!

進階版節稅技巧

繼承時間 可扣除比例
前6年 80%
前7年 60%
前8年 40%
前9年 20%

▍死亡前2年贈與竟要追回來課稅!

連免稅贈與都中招!

最容易被忽略的陷阱:就算當初贈與時免稅,只要符合:

  1. 死亡前2年內的贈與
  2. 對象是配偶、子女等特定親屬

真實慘案:王董在過世前1年贈與妻子800萬(配偶免稅)+兒子200萬(年度免稅額內),結果這1000萬全數被追回計入遺產!

破解心法

  1. 高齡長者建議提前3年規劃財產移轉
  2. 善用「保險+信託」等法律工具
  3. 逐年分批贈與搭配免稅額度

▍國稅局不會告訴你的5個實戰QA

Q1:父母已失智,還能用扣除額嗎? → 只要生存就能扣!需附醫院診斷證明

Q2:繼承農地怎麼計算最省稅? → 務必申請「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」

Q3:海外財產要申報嗎? → 全球資產都要算!漏報罰鍰高達2倍

Q4:負債可以全額扣除嗎? → 需有正式借據+資金流向證明

Q5:夫妻財產怎麼分配最節稅? → 善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


專家小提醒:遺產稅申報期限只有6個月,建議繼承發生後立即找專業人士協助,避免錯失黃金節稅期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