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挑防曬只看SPF就夠了?皮膚科醫師揭密4大關鍵,原來這點比係數更重要!

防曬係數只是基本!真正會挑的人都看這4點

最近天氣熱到爆,路上阿嬤都撐傘戴袖套,但年輕人總覺得擦防曬就夠了?皮膚科醫師林佩琪說:「很多人以為SPF50+就無敵,結果曬完還是黑一圈!」其實挑防曬大有學問,以下這些眉角連美妝達人都常搞錯…


物理VS化學防曬怎麼選?一張表秒懂差異

類型 適合對象 優點 缺點
物理性 敏感肌/醫美術後 成分溫和、即擦即防護 容易泛白
化學性 一般膚質 質地清爽好推開 需提前20分鐘擦

醫師特別提醒:「現在物理防曬改良很多,像DR.WU的全物理款就做到不泛白,敏感肌或做完雷射的人用超適合!」


90%人忽略的防曬漏洞

  • 髮際線&耳朵:戴帽子也會漏光!
  • 腳背&手背:穿涼鞋騎車最危險
  • 脖子後方:後頸曬傷超痛還脫皮
  • 眼周肌膚:醫師都用「這款」防曬才不熏眼

林醫師自曝黑歷史:「以前只顧擦臉,結果脖子和胸口色差超明顯,穿V領超尷尬!」


4大進階挑選技巧

  1. 防曬持久度實測
    傳統防曬2小時就失效!要認明「Sunscreen+技術」或「8小時實測認證」,像嘉南藥理大學測試過的真有差。

  2. 防護波段要夠寬
    UVA會穿透玻璃讓你老!挑有「PA++++」或「臨界波長370nm↑」才夠力,Boots星星越多越好。

  3. 成分單純最重要
    避開酒精/香精/Paraben防腐劑!醫師推「積雪草+玻尿酸」配方,邊防曬邊保濕。

  4. 情境式挑選法 膚質 適合款式
    油肌 輕透水感防曬液
    乾肌 全日保濕防曬乳
    敏感肌 低敏物理防曬乳
    玩水 極效全能防曬乳

醫師親授「3秒檢測法」

把防曬乳擠在衛生紙上: ✅ 邊緣沒油漬→質地清爽 ✅ 推開不結塊→成分穩定 ❌ 聞到酒精味→敏感肌OUT!


補擦防曬的3種神操作

  1. 上班族:用有潤色的防曬乳當底妝,中午用防曬粉餅補
  2. 海邊玩:選抗水型防曬,每40分鐘補擦一次
  3. 戴口罩:擦「不沾染配方」,避免口罩變黃

醫師小提醒:「補擦前先用面紙按掉油汗,防曬才不會結塊!」


這些成分千萬別碰!

地雷成分 對皮膚的傷害
二苯酮-3 可能擾亂荷爾蒙
桂皮酸鹽 刺激眼睛黏膜
甲基異噻唑啉酮 致敏率超高

林醫師強調:「海洋友善配方不只環保,通常成分也更單純!」


防曬QA懶人包

Q:防曬需要卸妝嗎?
A:潤色款要卸!無潤色用洗面乳就能洗掉。

Q:室內要擦防曬嗎?
A:靠窗1公尺內要擦,日光燈不用。

Q:防曬噴霧有效嗎?
A:要噴到皮膚滴水再推開,否則防護力只剩30%!


醫師私房防曬密技

  • 混合用法:物理防曬擦眼周,化學防曬擦身體
  • 加強部位:顴骨和鼻樑要多疊擦一層
  • 曬後急救:晚上厚敷蘆薈膠+維他命C精華

「與其買貴桑桑的抗老精華,不如先把防曬做確實!」林醫師最後提醒。

分類:美麗瘦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