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齡防跌不能等!家裡這5處比馬路還危險?
最近高齡95歲的前總統李登輝在家跌倒撞傷頭部,讓「長輩防跌」議題再度受到重視。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台灣每年有超過3萬名老人因跌倒送醫,其中居家跌倒比例竟佔6成!究竟家裡哪些地方暗藏危機?我們請教復健科醫師與職能治療師,整理出最完整的防跌攻略。
長輩跌倒比你想得更嚴重!
髖部骨折死亡率高達20%
老人家跌倒可不是拍拍屁股就沒事!骨科醫師陳建宏提醒:
- 髖部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等同癌症
- 頭部撞擊可能引發慢性硬腦膜下血腫
- 長期臥床恐產生褥瘡、肺炎等併發症
尤其服用抗凝血劑的長輩更要小心,跌倒後出血量可能是常人2-3倍!家有75歲以上長者或慢性病患者,絕對不能輕忽居家防跌。
家中最危險5大區域全解析
附實用改造技巧與成本估算
1. 床邊起身區|危險指數★★★★★
超過4成跌倒發生在上下床時!夜間起床最危險:
- 加裝「感應式夜燈」自動照明(約$300-$800)
- 床墊高度要讓膝蓋彎曲90度最安全
- 床尾放置穩固矮凳當起身輔助
2. 浴室濕滑區|危險指數★★★★☆
磁磚遇水摩擦係數剩0.1!(乾燥時0.6):
- 全面鋪設「吸盤式防滑墊」最有效($500-$1200)
- 加裝L型扶手注意要鎖進牆體結構
- 建議改用防滑係數R11以上的地磚
3. 樓梯落差區|危險指數★★★★☆
每階高度差別超過1公分就危險!
- 樓梯邊緣貼3M防滑條($50/米)
- 扶手直徑3.5cm最適合抓握
- 階面加貼螢光止滑貼紙辨識落差
4. 客廳動線區|危險指數★★★☆☆
延長線、小地毯都是隱形殺手!
- 家具間至少留80cm通道
- 電線用固定夾貼牆整理
- 茶几選圓角設計防撞傷
5. 廚房轉角區|危險指數★★★☆☆
流理台水漬+油煙最易打滑
- 工作區鋪設防油污地墊
- 吊櫃裝下拉式收納籃
- 保持地板乾燥最重要
防跌黃金3招|從根本強化身體機能
每天10分鐘就能練
- 金雞獨立訓練:扶椅背單腳站立,每天3次各30秒
- 腳趾抓毛巾運動:預防足部肌肉萎縮
- 深蹲訓練:從坐姿站立反覆練習
復健師特別提醒:「腳踝力量是防跌關鍵!建議穿包覆性強的運動鞋,居家可穿防滑襪。」
用藥安全要注意!
這些藥物會增加跌倒風險
- 安眠藥:影響平衡感
- 降血壓藥:可能頭暈
- 利尿劑:頻尿增加夜間起床次數
家醫科醫師建議:「可請醫師調整用藥時間,例如利尿劑改早上服用,避免夜間頻尿。」
緊急狀況處理SOP
萬一長輩跌倒,謹記「3不2要」原則:
- 不慌張移動傷者
- 不隨意給食物藥物
- 不勉強站立
- 要檢查意識與外傷
- 要記錄跌倒過程
立即撥打119時要明確告知:「患者年齡、跌倒姿勢、撞擊部位、用藥狀況」四大重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