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到底該不該打?四大防疫疑問醫師親自解答
最近LINE群組瘋狂轉傳各種防疫消息,搞得家長們心慌慌。健康每一天特別整理小兒科醫師與多位專家的最新說法,用最白話的方式幫大家破解常見疑問。
疑問1:打三劑疫苗還是重症死亡?那幹嘛要打?
最近20多歲年輕人打滿三劑BNT卻死亡的案例,讓很多人嚇到吃手手。先別急著罵疫苗沒用,醫師拿出關鍵數據說話:
- 未打疫苗的人中重症風險是打三劑的6倍
- Omicron死亡率從原始病毒3%降到0.3%,但沒打疫苗死亡率還是高7倍
- 就像騎機車戴安全帽,不能保證100%沒事,但能大幅降低嚴重傷害
醫師提醒:「要不要打疫苗就像買保險,重點是你願意承受多少風險。如果小孩染疫後出現呼吸衰竭,那個後果真的承擔得起嗎?」
疑問2:疫苗副作用多到嚇死人?
網路上流傳某疫苗副作用列表多達9頁,但醫師說這其實是「臨床實驗太誠實」:
- 實驗時連打針緊張頭暈都要記錄
- 實際常見副作用就發燒、肌肉痠痛這些
- 真正要注意的只有:
- AZ疫苗:罕見血栓
- mRNA疫苗:年輕男性心肌炎
- 其他疾病發生率沒有明顯增加
「就像感冒藥說明書也寫一堆副作用,但大家還不是照吃?」醫師幽默比喻。如果真的超怕副作用,要等完整3年觀察期,但這期間的染疫風險也要自己扛。
疑問3:5歲和11歲打同劑量合理嗎?
很多家長糾結「小孩體型差那麼多,劑量怎麼會一樣?」其實這在兒科很常見:
疫苗類型 | 施打方式 |
---|---|
B型肝炎疫苗 | 早產兒足月兒都打同劑量 |
流感疫苗 | 6個月以上劑量相同 |
新冠疫苗 | 5-11歲統一劑量 |
醫師解釋:「疫苗劑量是看免疫反應,不是體重!」但要注意12歲以上劑量突然變多,是因為免疫系統成熟度不同,不是隨便決定的。
疑問4:伊維菌素能治新冠?
最近長輩群組狂傳「買伊維菌素保平安」,醫師急喊母湯:
- 最新巴西大型研究(收治3,500人)證實:
- 吃藥組 vs 安慰劑組住院率沒差
- 吃5天 vs 吃3天效果一樣差
- 美國FDA直接警告:可能中毒
- 誤信偏方反而延誤就醫
更可怕的是有人買到「偽裝成保健食品」的動物用藥,醫師秀出案例照片:「這包裝根本看不出成分,亂吃小心肝腎壞光光!」
家長最糾結的疫苗選擇題
最後幫大家整理兒童打疫苗QA懶人包:
1. 要不要打?
✓ 預防重症效果明確
✓ 第一劑副作用較輕
⚠️ 特殊體質要先問醫師
2. 等新疫苗?
➤ 現有疫苗對Omicron仍有保護力
➤ 新型疫苗至少要等半年
3. 劑量問題?
✔️ 5-11歲劑量經嚴格測試
✔️ 12歲以上需完整劑量
4. 副作用觀察?
▶ 接種後留觀15分鐘
▶ 一週內避免激烈運動
醫師最後提醒:「防疫就像走平衡木,要在風險與保護間取得平衡。與其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,不如參考國際醫學實證,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決定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