🏠 誰符合在家隔離資格?最新分流標準看這裡
2023年新版收治原則(5/17更新)
政府規定只有3類人需要住院:
- 中重症患者(呼吸困難、血氧低於94%)
- 未滿3個月發燒嬰兒
- 經醫師判定需住院的慢性病患者
🗒️ 特別注意!70歲以上長者就算沒症狀,還是會優先送到加強版防疫旅館
🚨 4大危險症狀要立即就醫
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馬上聯絡衛生局或打119:
- 嘴唇/指甲發紫
- 無法正常說話或意識模糊
- 胸痛持續超過2分鐘
- 呼吸困難(每分鐘超過30次)
💡 小技巧:手機裝「台北通」APP可即時回報健康狀況
🛌 居家隔離環境5大重點
項目 | 合格標準 | 不合格補救法 |
---|---|---|
房間 | 獨立衛浴最佳 | 共用衛浴每次用後消毒 |
人數 | 確診者最多2人同室 | 加裝空氣清淨機 |
動線 | 確診者不出房門 | 門口放酒精噴瓶 |
通風 | 對外窗保持開啟 | 電風扇朝窗外吹 |
垃圾 | 專用加蓋垃圾桶 | 噴灑1:50漂白水 |
⚠️ 重要提醒:確診者上廁所要「先馬桶蓋再沖水」,避免病毒擴散
👨👩👧👦 同住家人零感染3步驟
-
分層防護:
- 確診者:N95口罩+護目鏡
- 照顧者:外科口罩+面罩
- 其他人:待在各自房間
-
接觸SOP: 送餐時機▶️敲門後離開▶️5分鐘後取餐▶️酒精擦拭門把
-
環境消毒:
- 每日3次用1:100漂白水拖地
- 洗衣機加熱水60度以上
- 餐具煮沸15分鐘
🍱 實用技巧:準備可微波餐盒,避免反覆送餐
📅 解隔離時間計算機
確診者要同時符合:
- 發病超過10天
- 症狀消失至少24小時
同住家人採用「3+4新制」:
- 最後接觸日+3天居家隔離
- 接續4天自主防疫(可上班但禁聚餐)
📱 必備工具:疾管家LINE帳號自動計算隔離天數
💊 醫師傳授防疫加強包
長庚醫院建議:
- 第三劑疫苗間隔縮短至12週
- 準備「防疫物資箱」:
- 血氧機(正常值95-100%)
- 退燒藥(Acetaminophen)
- 體溫計+紀錄表
- 加入社區藥局LINE群預約視訊看診
🆘 緊急狀況處理指南
情境 | 處理方式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停電 | 移往通風處+開窗 | 準備USB小風扇 |
停水 | 改用酒精乾洗手 | 儲備3天用水量 |
火災 | 優先逃生再通報 | 預留逃生通道 |
地震 | 戴好口罩再避難 | 準備急難包 |
🔋 必備物品:充飽電的行動電源+有線電話
📝 隔離期間必做清單
- 每天2次量體溫+血氧
- 填寫「健康存摺」APP自主回報
- 做輕度伸展運動(瑜伽、深呼吸)
- 補充維生素C+D
- 與家人視訊心理輔導
🎮 打發時間建議:Switch健身環、線上課程、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