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針灸治痠痛真有效?醫師提醒:這五類人最好別嘗試!

針灸真能治百病?這些情況千萬別亂扎!

最近越來越多人在問:「聽說針灸對痠痛超有效,是不是哪裡痛就扎哪裡?」中西醫雙修的陳至奐醫師特別提醒,雖然針灸能促進氣血循環、緩解肌肉緊繃,但有五大族群要特別小心,搞不清楚狀況亂扎針,反而可能越弄越糟!

絕對禁止!這些身體狀況不能扎針

1. 皮膚出問題別硬來

如果皮膚有傷口、長膿皰、出現紅腫熱痛,或是長了不明腫塊的地方,拜託千萬別下針!醫師說曾經遇過患者濕疹發作還硬要針灸,結果細菌感染擴散,原本的小紅疹變成整片蜂窩性組織炎。

2. 血流不止超危險

凝血功能異常、血友病患者,或是正在吃抗凝血劑的人要特別注意。陳醫師分享案例,有位阿伯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沒告知,結果針灸完針孔冒血珠,整整壓了20分鐘才止血。

特殊狀況要當心

3. 不受控可能害斷針

老人家失智亂動、小孩哭鬧掙扎,或是情緒激動的病患都不適合。曾有家屬強迫躁鬱症發作的患者針灸,結果針體彎折卡在肌肉裡,最後要開刀取出。

4. 身體虛弱易暈針

空腹、熬夜、重感冒時,身體能量不足特別容易「暈針」。醫師教戰守則:扎針前要吃點餅乾,扎完別馬上起身,最好躺著休息10分鐘。如果出現冒冷汗、眼前發黑要立刻喊停!

孕婦兒童有眉角

懷孕滿12週後,有些穴位可能引發宮縮,像合谷穴、三陰交都要避開。另外小朋友不是不能針,但要用專用細針,很多醫院都有「小兒針灸門診」,找專業醫師比較安全。

這些情況效果最好

針對肩頸僵硬、腰背痠痛、運動傷害這類肌肉問題,針灸搭配拔罐效果加倍!但如果是關節變形、骨頭移位,還是要先照X光找病因,別以為光靠針灸就能解決喔~

最後醫師叮嚀:針灸完24小時內不要泡澡、避開冷風直吹,如果扎針處瘀青超過3天沒消,一定要回診檢查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