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中風後肩痛恐影響復健!醫師教4招居家訓練改善疼痛

中風後肩膀痛的真實案例

王伯伯中風後三個月,原本僵硬的手臂開始能微微抬起,家屬正為此開心時,卻發現他越來越抗拒復健。每當治療師要幫他活動肩膀,王伯伯就皺眉發出「啊啊」聲,後來才發現他的肩關節已嚴重發炎腫脹…

中風肩痛3大隱形殺手

肌肉關節損傷(發生率最高)

當中風影響手臂控制力時,肩膀就像「鬆掉的螺絲」容易脫位。統計顯示超過50%患者在復健過程會出現:

  • 旋轉肌肌腱撕裂
  • 肩關節半脫位
  • 二頭肌發炎

神經性疼痛(最難察覺)

這種疼痛像「觸電般突然刺痛」,即使躺著不動也會痛,常發生在: ☑️ 感覺神經受損患者 ☑️ 丘腦部位中風者 ☑️ 合併糖尿病神經病變

複雜疼痛症候群(最易忽略)

患者可能出現「手指腫得像香腸」、「輕碰就痛到流淚」等症狀,特徵包含: ▶️ 皮膚溫度異常(忽冷忽熱) ▶️ 毛髮指甲生長異常 ▶️ 關節僵硬攣縮

分階段治療關鍵

黃金復健期(中風1-2個月)

⚠️ 必做3件事:

  1. 每2小時調整手臂擺位
  2. 使用專用肩帶支撐
  3. 被動關節活動每日3次

👨⚕️ 醫師小叮嚀: 「這時就像嬰兒學翻身,過度拉扯會造成永久傷害,建議用滾筒輔助做『推球運動』」

亞急性期(2-6個月)

🌟 突破瓶頸技巧:

  • 水中阻力訓練減輕負擔
  • 鏡像療法刺激大腦重塑
  • 震動治療放鬆緊繃肌肉

💊 疼痛管理: │ 治療方式 │ 適用類型 │ │———–│————-│ │ 增生療法 │ 肌腱損傷 │ │ 脈衝式射頻 │ 神經疼痛 │ │ 交感神經阻斷 │ 複雜疼痛 │

慢性期(6個月後)

📈 進階訓練重點:

  1. 負重訓練從500克逐步增加
  2. 結合平衡訓練強化核心
  3. 導入功能性電刺激

4招居家復健運動

推牆開肩法(適合臥床者)

  1. 面對牆壁坐穩,手掌貼牆
  2. 健側手帶動患側緩慢上移
  3. 在最高點停留5秒,重複8次

毛巾伸展操

將長毛巾繞過患側肩膀,用健側手像「拉繩索」般帶動做: → 前後擺動(如鐘擺) → 左右旋轉(如打方向盤)

坐姿划船訓練

  1. 坐椅前緣,雙腳踩穩
  2. 雙手握彈力帶向後拉
  3. 注意肩胛骨向內夾緊

站立推舉練習

利用寶特瓶裝水當啞鈴:

  1. 手肘先貼緊腰部
  2. 慢慢推舉至眼睛高度
  3. 感受肩膀三角肌收縮

日常照護5要點

  1. 睡覺用「三枕頭法則」支撐手臂
  2. 穿衣先穿患側,脫衣先脫健側
  3. 避免突然拉扯患者手臂
  4. 定期冰敷發炎部位(每次10分鐘)
  5. 補充Omega-3抗發炎飲食

👩⚕️ 復健科醫師提醒: 「中風後肩痛就像警報器,千萬別『痛到習慣』!建議每週記錄疼痛程度與活動角度,才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」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