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節保養關鍵在「抗發炎」!營養師教你聰明挑食材
每天起床膝蓋喀喀響?爬樓梯關節緊繃卡卡?現代人從40歲開始就要面對的關節退化危機,其實用「吃」的就能延緩!營養師特別整理台灣人最容易取得的抗發炎食材,完整解析每種營養素的作用原理:
10大關節守護神營養素
▍Omega-3脂肪酸|天然消炎藥
每天吃掌心大份量的深海魚類,像是午仔魚、土魠魚這些台灣常見魚種,豐富的EPA/DHA能抑制發炎因子產生。素食者可用亞麻仁油拌燙青菜,記得低溫烹調才不會破壞營養!
▍維生素C|膠原蛋白製造機
不是只有吞膠原蛋白粉才有用!芭樂維C含量是奇異果2倍,建議連籽一起吃。柑橘類要現剝現吃,避免維生素氧化流失。
▍優質蛋白質|軟骨修復原料
早上喝豆漿、中午吃滷豆腐、晚上來碗虱目魚湯,植物性與動物性蛋白質交替補充。長輩牙口不好可選擇蒸蛋或嫩雞胸肉。
▍膳食纖維|關節隱形防護罩
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3份全穀類(如糙米、燕麥),能降低25%關節炎風險。地瓜葉、黑木耳這些高纖蔬菜要多吃。
▍生物類黃酮|抗氧化高手
台灣特產文旦柚的白色果膜別剝掉!綠茶要泡3分鐘才能釋放兒茶素,冷泡熱泡都有效。
在地食材聰明搭配法
早餐組合:全麥吐司夾鮪魚 + 奇異果
全麥的維生素B群搭配魚油的Omega-3,飯後水果補足維生素C,三種營養一次到位
便當配菜:薑黃炒豆腐 + 紫甘藍沙拉
薑黃素搭植物固醇的黃金組合,紫色蔬菜含花青素,有效抑制關節腫脹
營養補充注意事項
- 葡萄糖胺保健品飯後吃吸收較好
- 咖哩料理加黑胡椒提升薑黃素吸收率7倍
- 補鈣要間隔2小時,避免影響膠原蛋白合成
營養師特別提醒:關節保養需要長期抗戰,建議每週至少吃3次深海魚類,每天2拳頭份量彩色蔬菜。控制體重減輕膝蓋負擔,搭配適度游泳或騎腳踏車,才能真正延長關節使用壽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