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分得清「正常老化」與「失智警訊」嗎?
銀髮族常見的2種記憶力變化
最近是不是常聽長輩說「啊我剛剛要拿什麼來著?」或是「這個人好面熟但想不起名字」。其實記憶力衰退分兩種情況:
1. 正常老化型健忘
- 特徵:像是忘記早餐吃什麼、臨時想不起演員名字
- 關鍵差異:只要旁人稍微提示「是不是吃過粥配菜脯蛋」,馬上就能回想起來
- 生活影響:雖然會忘東忘西,但時間觀念清楚,判斷力完全正常
2. 失智症型記憶缺失
- 危險信號:堅稱自己沒吃過早餐(其實吃過了)、把子女當陌生人
- 異常表現:完全忘記「整段經歷」,就算拿當天照片佐證也毫無印象
- 發展過程:從小事開始→搞混親友關係→季節時間感錯亂→生活自理困難
日本腦科醫師研發「畫鐘測驗」完整教學
檢測前準備3要點
- 使用B5空白紙張(約25.7×18.2cm)
- 準備粗字原子筆(避免使用鉛筆易修改)
- 在「完全看不到時鐘」的空間進行
測驗四步驟分解
① 畫圓形鐘面:要求畫出完整圓形
② 標註數字:從1到12都要有
③ 指針方向:需指向10點10分
④ 時間限制:15分鐘內獨立完成
⚠️ 重要觀察點:測試中若長輩偷看手錶/手機,本身就是異常行為!
9大危險畫法解析
形狀異常
- ❌ 鐘面小於2.8公分(約十元硬幣大小)
- ❌ 圓形嚴重扭曲變橢圓
- ❌ 數字擠在同一側像扇形排列
數字問題
- ❌ 漏寫或多寫數字(例如寫13點)
- ❌ 數字順序顛倒或反向排列
- ❌ 將數字寫在圓圈外
指針異常
- ❌ 時針分針位置錯誤(例如短針指10)
- ❌ 畫出第三根秒針
- ❌ 用數字標示代替指針(如寫10:10)
檢測後該怎麼做?
若出現上述任何1項異常,建議:
- 記錄異常特徵與發生頻率
- 兩週內再測2-3次觀察一致性
- 搭配「AD8極早期失智篩檢量表」
- 預約神經內科進行完整認知評估
專家提醒:畫鐘測驗準確率約80%,不能作為唯一診斷標準,但能幫助把握黃金治療期!